回想在香港的時候,我執教的小學球隊一年只有一個學界比賽,就算要約友誼賽也因為學業壓力而變得困難。在我執教的十年當中,孩子們的訓練次數就由一周兩次變成每周一次,可想而知香港的籃球運動發展有什麼“機會”呢?可憐的孩子們只能讀書讀書再讀書。
這個代表隊籃球營是由女兒的籃球會的母會所籌辦的,參加者都是被邀請的。這個營籌辦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賺錢,因為這個兩天的籃球營收費只是$75,每天由早上十時到下午三時。比澳洲的child care services 還要便宜。(這裏的child care 一天也要$80)當天我看見的不是兩三位教練,而是十多位年輕球員教練,總共用了五個籃球場,有大約一百廿人參加。
女兒屬於最低的年齡組別,所以她的籃框是較低的,並且全都是女生,教練也是兩位女的。他們有整個訓練的程序表,什麼時候休息,練什麼,怎麼練全都有規定。分組比賽也有深淺球衣讓小孩分成兩隊比賽,就連籃球也可以不用帶,全部由場地提供。
我回想在香港的訓練,我會看見許多學生在“傾偈”,但這裹卻沒有這樣的事情。無論教練或球員,大家都很融洽。教練不會很嚴厲,球員也沒有什麼壓力,但卻都認真地練習。
要比較香港和澳洲的籃球訓練營,其實並不可以,原因是我女兒的年齡組別在香港是不會有籃球營的。(至今我還未見過較大的年齡組別的籃球營。)我只能說這個我女兒參加的訓練絕對是 age appropriate。
能夠在澳洲參加籃球營,其實真的很開心,看見女兒快快樂樂地打球,內心很感觸。
補充一點:我女兒的表現在當天是異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