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文了,關心我女兒的人可能都忘了我女兒是打籃球的了。沒有寫東西因為沒有空間,沒有衝擊,沒有心情,總的都是不好所以沒有寫。這個時間香港還在佔中,年青人的將來灰暗,我也心情沉重。希望學生平安。
不經不過我已經成為了女兒的 籃球教練了(是義務工作)。在這裹成為教練要申請Work with child card,證明你是個好人,(或沒有犯罪紀錄)。除此以外就沒有什麼要求了。
雖然自己有多年的教球經驗,但在異鄉教球,也是有種壓力,也許這不是關乎外在,而是在於自己內心, 二等公民嘛!
第一次訓練時都很順利,小朋友都沒有什麼問題,合作,認真,有笑有攰。沒有特別教什麼,只是陪陪他們玩,要他們跑跑,學一些練習的固定走位等。只是有一位小朋友的投入感不太好。當然,這又是很多家庭因素的綜合。我只能多點叫她的名字,鼓勵她。
回家後寫了個電郵給各家長,提提他們給他們足夠的飲食,也說說我的感受,並問問他們的意見。
稍後家長都有回覆,說支持鼓勵的話。又有家長提到我捉著小朋友的肩帶她走路線時扭痛了小朋友。又有提醒我小朋友不是奧運代表隊,不要當她們是精英。
籃球訓練是容易也是不容易。在香港的家長多不理你搞什麼,沒損傷便算,更不會要求自己的子女要打到好叻,因為籃球不是職業。在澳洲各種家長都有,有位家長就因子女要上補習班而未能參加練習 (較早時不肯定訓練日期),又有家長寫要求我對子女嚴格,有的希望球隊能多傳球給她女兒,還有提出可以幫手協助訓練等等。
所以說這裹的訓練容易過香港也不一定。
第一場比賽我們勝了14對4。對手大部份都是比我們隊員高的,但我們的全場防守和快速進攻使對手無法輕易投籃。對手的技術水平很一般。我們的也是,分別只是我們跑的比他們快。
第一場比賽我沒有太關心戰果,主要希望讓小朋友有平均出場的時間。
有一個小插曲是當比賽開始時有一位小女孩走來我的隊,但我不知她是誰。原來這個女孩子是我的隊員,只是因為食物敏感而面部腫脹,我連她的樣子也認不出來。這女孩子是全場得分最多的,她可以在這個情況下仍然參加比賽,我覺得她真是一個 warrior !
完了比賽後心中又在給自己壓力,因為她們的投籃真的差得很,有的連籃框也射不上,所以要在這些人中組織有效的訓練,委實不容易。到底自己應當怎樣安排呢?每星期也有比賽,訓練的重點應放在什麼地方呢?
是防守?還是進攻?每個人的需要也不同,怎樣的東西再是最適合一隊人?
對於任何教練這都是永恆不變的果難吧。
不過,我覺得開心,因為我在澳洲又踏了一步,前面也許有許多困難,我仍然會繼續努力。
比賽中還學了個英文,換入叫 sub in ,換出叫 sub out , 很醜,是家長告訴我的。
哈哈。
我的女兒情況呢?
她一出場害怕, 表現一般。而我已放棄了對她的訓練,我放手了。要飛或不要飛都是她的選擇了。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let it go
在跑畢50來回跑後的女兒 |
對不起,上面的一段只是我的幻想,要訓練一個小朋友成為國家隊現時只會是一個遙遠的幻想。
女兒在這段日子對籃球的熱誠日漸衰減,原因是克苦的訓練從來不是小朋友的“favor"。女兒仍然繼續每周一次的訓練,但由我設定的訓練卻漸漸遠離,因為我的設定都是些辛苦的東西。女兒不喜歡。
我作為一個父親,也明白到“勉強沒幸福”,只會加快女兒對籃球的厭惡。所以在又痛又恨的心情下我嘗試放手。又或嘗試半推半就地“希望”女兒可以努力訓練。
女兒的速度比半年前慢了,因為我不再強迫她去做艱苦的訓練。她的運球來回跑50次由最快的6分10秒去到現在的7分10秒足足慢了1分鐘。而我期望她會因為自己速度的減慢而會發奮並沒有出現,因為她的球隊仍然獲勝,她的隊友仍然強勁。她的速度使她較前更易疲倦,也缺少了爆發性的追截,然而她並沒有感覺沮喪,因為對孩子來說,這只是她的遊戲。
反而我這個爸爸卻像熱鍋上的蟻,經常在心中爭扎要不要“控制”女兒,是不是我太早放手了?當然,我的理志使我沒有做出太多的操控,但無論如何放手,我的面色卻像我的內心一樣,經常反映出我對她表現的不滿。
女兒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她會明白我的期望,然而她的年齡和大腦的成熟程度沒有足夠能力使她在辛苦訓練中堅持。我做爸爸的只能輕嘆。
回想自己曾經幻想女兒可以成為澳洲的籃球代表,我才明白一個成功的籃球員的確不容易。不要說有沒有天份,單單要有一個子女對籃球有熱愛就已經好不容易。沒有對籃球的熱誠就不會有刻苦的訓練,也沒有什麼成就。
在澳洲的生活使我明白要好像林書豪能夠在美國中成長並在NBA中有好表現真是神蹟。
今天我對女兒的籃球態度仍然是支持的,但我要放下我的“成人標準”。或許在小朋友的標準下女兒已經是十分努力,或許她的“努力程度”也將會隨年齡的漸長而增加。
想起女兒不再有機會成為國家隊,我並不覺得沮喪;最使我遺憾的是我沒有能夠“享受”女兒在這個童年已經達到的“成就”,沒有因為她的成績 (現在她每場都能入到球,也能用左手去運球快攻)而感到驕傲。
要改變的從來不是小朋友,而是做爸爸的我。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Basketball Camp 籃球營
在澳洲的運動大環境的確比香港好上許多許多。我差不多找不到一樣事情是澳洲籃球運動是比香港差的。這裏的學業壓力不大,小朋友有空間去發展興趣,父母也樂意和習慣去讓子女參與不同的活動。我女兒現時才二年班,已經是每周就有正規的籃球比賽,而每逢 term break ,這兒又有適合她的籃球訓練營。在女兒的籃球會,像她這樣小小年紀就有機會參與“代表隊訓練營 Rep ready camp" 可以和其它球隊的精英較技,更有機會接受更嚴格的訓練,所以我不能想像有什麼可能澳洲的運動發展會差。
回想在香港的時候,我執教的小學球隊一年只有一個學界比賽,就算要約友誼賽也因為學業壓力而變得困難。在我執教的十年當中,孩子們的訓練次數就由一周兩次變成每周一次,可想而知香港的籃球運動發展有什麼“機會”呢?可憐的孩子們只能讀書讀書再讀書。
這個代表隊籃球營是由女兒的籃球會的母會所籌辦的,參加者都是被邀請的。這個營籌辦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賺錢,因為這個兩天的籃球營收費只是$75,每天由早上十時到下午三時。比澳洲的child care services 還要便宜。(這裏的child care 一天也要$80)當天我看見的不是兩三位教練,而是十多位年輕球員教練,總共用了五個籃球場,有大約一百廿人參加。
女兒屬於最低的年齡組別,所以她的籃框是較低的,並且全都是女生,教練也是兩位女的。他們有整個訓練的程序表,什麼時候休息,練什麼,怎麼練全都有規定。分組比賽也有深淺球衣讓小孩分成兩隊比賽,就連籃球也可以不用帶,全部由場地提供。
這個籃球營有個特色,就是教練是沒有哨子的。全場沒有一位教練有用哨子。教練也不用大聲喝罵,球員就全都按教練的指示訓練。這個方法其實很好,因為教練的哨子經常會給人一種威嚴,但在這兒的教練和球員就像站在同一個高度上,大家的合作並不建立在你的title或職級。除此以外,球員也會建立一種自覺性,因為球員得時刻留心教練的指令,而那是沒有任何擴音系統的。
我回想在香港的訓練,我會看見許多學生在“傾偈”,但這裹卻沒有這樣的事情。無論教練或球員,大家都很融洽。教練不會很嚴厲,球員也沒有什麼壓力,但卻都認真地練習。
要比較香港和澳洲的籃球訓練營,其實並不可以,原因是我女兒的年齡組別在香港是不會有籃球營的。(至今我還未見過較大的年齡組別的籃球營。)我只能說這個我女兒參加的訓練絕對是 age appropriate。
能夠在澳洲參加籃球營,其實真的很開心,看見女兒快快樂樂地打球,內心很感觸。
補充一點:我女兒的表現在當天是異常出色。
回想在香港的時候,我執教的小學球隊一年只有一個學界比賽,就算要約友誼賽也因為學業壓力而變得困難。在我執教的十年當中,孩子們的訓練次數就由一周兩次變成每周一次,可想而知香港的籃球運動發展有什麼“機會”呢?可憐的孩子們只能讀書讀書再讀書。
這個代表隊籃球營是由女兒的籃球會的母會所籌辦的,參加者都是被邀請的。這個營籌辦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賺錢,因為這個兩天的籃球營收費只是$75,每天由早上十時到下午三時。比澳洲的child care services 還要便宜。(這裏的child care 一天也要$80)當天我看見的不是兩三位教練,而是十多位年輕球員教練,總共用了五個籃球場,有大約一百廿人參加。
女兒屬於最低的年齡組別,所以她的籃框是較低的,並且全都是女生,教練也是兩位女的。他們有整個訓練的程序表,什麼時候休息,練什麼,怎麼練全都有規定。分組比賽也有深淺球衣讓小孩分成兩隊比賽,就連籃球也可以不用帶,全部由場地提供。
這個籃球營有個特色,就是教練是沒有哨子的。全場沒有一位教練有用哨子。教練也不用大聲喝罵,球員就全都按教練的指示訓練。這個方法其實很好,因為教練的哨子經常會給人一種威嚴,但在這兒的教練和球員就像站在同一個高度上,大家的合作並不建立在你的title或職級。除此以外,球員也會建立一種自覺性,因為球員得時刻留心教練的指令,而那是沒有任何擴音系統的。
我回想在香港的訓練,我會看見許多學生在“傾偈”,但這裹卻沒有這樣的事情。無論教練或球員,大家都很融洽。教練不會很嚴厲,球員也沒有什麼壓力,但卻都認真地練習。
要比較香港和澳洲的籃球訓練營,其實並不可以,原因是我女兒的年齡組別在香港是不會有籃球營的。(至今我還未見過較大的年齡組別的籃球營。)我只能說這個我女兒參加的訓練絕對是 age appropriate。
能夠在澳洲參加籃球營,其實真的很開心,看見女兒快快樂樂地打球,內心很感觸。
補充一點:我女兒的表現在當天是異常出色。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籃球營後
上一次談到我女兒去籃球營,她的表現是所有同齡參加者中最優秀的,在訓練最後一天的比賽中她更是十射八中,她的入球佔了80﹪。她在第一天完成後教練給的評語是:very good ,第二天完成後教練說的是:she is awesome!
作為爸爸的我當然開心,我亦明白我女兒的確比同齡的小孩強許多。然而在這個籃球訓練營中我沒有看見其它女兒同隊的隊友,她們當中有幾位都比我女兒強 (雖然都較女兒大)。後來我有機會和其它家長了解,才明白到原來其它家長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參加 rep team 。原因是她們家中有都有幾位小朋友,一周要為打籃球而出動兩次已很不容易,若參加了 rep team 就更加要再出動額外兩次,這對有三位小朋友的家長來說是很不容易。
其中一位家長告訴我她最希望女兒做好的第一件事情是學業。我聽了後有點愕然,因為來自香港的我一直以為在澳洲家長都很支持兒女參加運動,想不到事實並不是我想的。
這位家長還告訴我,籃球不是她女兒惟一的興趣,她還有打投球 netball。
作為一位家長,我也因而再次問自己到底心中是否真的希望女兒繼續用心打籃球。是否應當給女兒更多的嘗試?會否因為自己的專業在籃球而使女兒失去了其它她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習機會?
到底給子女多少機會,要讓子女嘗試多少東西才叫合理?
曾經幻想過女兒可以成為澳洲國家籃球隊,希望女兒能夠在球場上飛躍,使爸爸這個香港不得志的籃球教練可以在籃球場上繼續那未遂的夢想。然而這一切隨著時間的飛逝,自己也漸漸明白這並不是自己應有的期許。
做爸爸的應該讓女兒可以完成她自己的夢想,或幫助她尋找她自己的夢想。
現在女兒還只是七歲,爸爸仍然有許多的影響力,但爸爸不會強迫女兒打球。若她喜歡的就讓她打,若她能打的就若她繼續發展,否則爸爸只會在女兒身傍支持她,給她意見,等待她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
現在女兒還有打籃球,仍然有繼續訓練,也仍然表現出色,仍然被我這個執著的老爸嚴厲批評 ,或許⋯⋯ 一天她真的會在澳洲籃球上寫下歴史。Lets see!
作為爸爸的我當然開心,我亦明白我女兒的確比同齡的小孩強許多。然而在這個籃球訓練營中我沒有看見其它女兒同隊的隊友,她們當中有幾位都比我女兒強 (雖然都較女兒大)。後來我有機會和其它家長了解,才明白到原來其它家長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參加 rep team 。原因是她們家中有都有幾位小朋友,一周要為打籃球而出動兩次已很不容易,若參加了 rep team 就更加要再出動額外兩次,這對有三位小朋友的家長來說是很不容易。
其中一位家長告訴我她最希望女兒做好的第一件事情是學業。我聽了後有點愕然,因為來自香港的我一直以為在澳洲家長都很支持兒女參加運動,想不到事實並不是我想的。
這位家長還告訴我,籃球不是她女兒惟一的興趣,她還有打投球 netball。
作為一位家長,我也因而再次問自己到底心中是否真的希望女兒繼續用心打籃球。是否應當給女兒更多的嘗試?會否因為自己的專業在籃球而使女兒失去了其它她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習機會?
到底給子女多少機會,要讓子女嘗試多少東西才叫合理?
曾經幻想過女兒可以成為澳洲國家籃球隊,希望女兒能夠在球場上飛躍,使爸爸這個香港不得志的籃球教練可以在籃球場上繼續那未遂的夢想。然而這一切隨著時間的飛逝,自己也漸漸明白這並不是自己應有的期許。
做爸爸的應該讓女兒可以完成她自己的夢想,或幫助她尋找她自己的夢想。
現在女兒還只是七歲,爸爸仍然有許多的影響力,但爸爸不會強迫女兒打球。若她喜歡的就讓她打,若她能打的就若她繼續發展,否則爸爸只會在女兒身傍支持她,給她意見,等待她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
現在女兒還有打籃球,仍然有繼續訓練,也仍然表現出色,仍然被我這個執著的老爸嚴厲批評 ,或許⋯⋯ 一天她真的會在澳洲籃球上寫下歴史。Lets see!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老爸打籃球
看著女兒打球,又在為兒女的將來設想,到底要在澳洲打籃球,作為亞洲人的我有沒有機會呢?為了親身了解和澳洲人對抗的困難,我自己也參加了澳洲的籃球比賽。我SEND 了封電郵給女兒的籃球會,過了兩天便有一位負責三十歲以上組別的聯絡人找我,告訴我如有興趣可以下周來參與比賽一次。
當天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去到球場,發現自己是全隊體重最輕的球員。其它球員的體重我猜少也有180磅,最重的可能有250磅或以上。盡管我身高不算差,但由於的重量只有150磅,所以在籃下就像一張白紙般容易被吹走。自己無論如何盡力,當對手一站在我身傍,起跳後總因為身體重量的相差而不能取得良好的平衡,最後也很搶不到籃板。
我們隊中有一位6尺5寸的中鋒,他是球隊中的主力,因為他跑動能力強,身體又壯碩,他擁有250 磅的身體,在籃下搶籃板球真是無人能及。而我的感覺是在沒有身體質素的支持下,我的舊有打法根本無法在澳洲的中年籃球隊中發揮。
我經過這次比賽後便決心要增磅,於是經過兩星期的重量訓練後,我的體重由150磅增加至160磅。
我的增磅除了舉重外還有更多的心肺訓練,我隔天便會投籃50球,每次球不入便會跑,還有一些簡單的跳躍訓練。
經過兩星期的訓練後,我今天比賽時明顯沒有氣喘,比上一次比賽時好多了。我也投入了一個籃下鈎手,偷了一球波,同時也交了一個失誤。整場比賽我沒有嘗試過中距離投籃,因為我隊中沒有人會跑入去搶籃板,所以我並沒有嘗試投籃。今次的比賽我隊的平均身高是高於6尺的,因為有另一位6尺5寸的隊友和兩位6尺2寸的隊友出席。
由於今天我的比賽中對手不會在籃下突入,自己的位置也是前鋒,所以在頂位上的感覺比過去的一次良好,另一個原因相信是由於增磅後的身體質素改善所至。所以我相信若自己能夠繼續改善身體重量而露活性及速度不減,相信和澳洲人是有得打的。
在香港的球場上打球,由於大家的磅數相若,加上街球的人是自己做球証,動輙便會說別人犯規,所以身體質素的重要性不明顯,但在澳洲卻完全不一樣,打球是先搶奪身位,再談技術。另一個可能的就是自己要改變打法,盡量避免內線進攻,否則自己只會死路一條。
今天的比賽給自己的感覺是中國人也未必沒有能力和澳洲人對抗,只要身體質素獲得改善,其實中國人不輸澳洲人。
在中場時自己嘗試摸籃框,竟然一躍而摸到框,相信這兩個星期以來的重量訓練的確有成效。最後給自己打分,今天比賽只是第二場,可以有一個入球一個助攻,給自己80分作為鼓勵!
接著下來的訓練,我要繼續增磅和改善爆發力。
當天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去到球場,發現自己是全隊體重最輕的球員。其它球員的體重我猜少也有180磅,最重的可能有250磅或以上。盡管我身高不算差,但由於的重量只有150磅,所以在籃下就像一張白紙般容易被吹走。自己無論如何盡力,當對手一站在我身傍,起跳後總因為身體重量的相差而不能取得良好的平衡,最後也很搶不到籃板。
我們隊中有一位6尺5寸的中鋒,他是球隊中的主力,因為他跑動能力強,身體又壯碩,他擁有250 磅的身體,在籃下搶籃板球真是無人能及。而我的感覺是在沒有身體質素的支持下,我的舊有打法根本無法在澳洲的中年籃球隊中發揮。
我經過這次比賽後便決心要增磅,於是經過兩星期的重量訓練後,我的體重由150磅增加至160磅。
我的增磅除了舉重外還有更多的心肺訓練,我隔天便會投籃50球,每次球不入便會跑,還有一些簡單的跳躍訓練。
經過兩星期的訓練後,我今天比賽時明顯沒有氣喘,比上一次比賽時好多了。我也投入了一個籃下鈎手,偷了一球波,同時也交了一個失誤。整場比賽我沒有嘗試過中距離投籃,因為我隊中沒有人會跑入去搶籃板,所以我並沒有嘗試投籃。今次的比賽我隊的平均身高是高於6尺的,因為有另一位6尺5寸的隊友和兩位6尺2寸的隊友出席。
由於今天我的比賽中對手不會在籃下突入,自己的位置也是前鋒,所以在頂位上的感覺比過去的一次良好,另一個原因相信是由於增磅後的身體質素改善所至。所以我相信若自己能夠繼續改善身體重量而露活性及速度不減,相信和澳洲人是有得打的。
在香港的球場上打球,由於大家的磅數相若,加上街球的人是自己做球証,動輙便會說別人犯規,所以身體質素的重要性不明顯,但在澳洲卻完全不一樣,打球是先搶奪身位,再談技術。另一個可能的就是自己要改變打法,盡量避免內線進攻,否則自己只會死路一條。
今天的比賽給自己的感覺是中國人也未必沒有能力和澳洲人對抗,只要身體質素獲得改善,其實中國人不輸澳洲人。
在中場時自己嘗試摸籃框,竟然一躍而摸到框,相信這兩個星期以來的重量訓練的確有成效。最後給自己打分,今天比賽只是第二場,可以有一個入球一個助攻,給自己80分作為鼓勵!
接著下來的訓練,我要繼續增磅和改善爆發力。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讓夢想飛翔 Lets dream when there is stil time to dream
女身打球已差不多一年了,每次我看著她打比賽,當她拿起球來,當她預備投籃的時候,我的心臟總會跳躍,每一次都像坐過山車一般,這種心情每次都不變,那種比自己比賽還要著緊的感覺,實在使我不能忘懷。或許這就是做父母的“回報”,是免費的“激流旅程”。
四月四號的那場比賽女兒打得很不錯,不是她進攻做得好,而是她在防守端的努力付出。我對女兒的要求就是她要每場都能盡力。這就像我們的人生,盡管機會我們不能每次都掌握,但我們卻可以每次都盡力,等待幸運之神一天降臨。就像華人球員林書豪一樣。
昨天我收到一封電郵邀請我的女兒參加一個籃球營,是Rep Ready Camp,意思就是這個訓練營會讓女兒有機會成為球會的代表隊。盡管我不曉得有多少球員獲邀請,但內心總不禁流露出忘形的喜悅,因為這代表女兒的表現獲得某些人的認同,代表父親的努力沒有白費。
我立時寫whatsapp 告訴我的一些好朋友,他們除了祝賀我之外,還調侃我說:“看來她比你打得還好!” 但這個時候我這個快樂爸爸已不再計較,因為實在太開心了。因為我在幻想女兒他日可以代表澳洲,參加國家隊等等。又許像我經常和女兒說的:“可能妳要打WNBA了!” 但隨即我又說:“但我卻不想再移民了!”
每一次我看著女兒投籃,我都可以判定她到底是不是做好身體平衡,是否以正確的姿勢投籃,若然她錯了,我總會給予指正,她還會被罰做五次掌上壓。而因為我的嚴格,女兒亦會發脾氣,曾經有許多次我們不歡而散,曾經有許多次她邊哭喪著臉邊在做練習。有時候我的摧迫亦使到她沮喪,因為她希望的只是 have fun ,而我希望的是進步。或許我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猜很多小朋友在我這麼嚴格的教導下早早會選擇放棄籃球。
我想說的其實這個被邀請的機會其實都得來不易。我女兒有的同齡同學現在才開始打籃球,但卻連投籃的力量也未有。也有朋友的女兒雖然喜歡籃球,但一直打下來卻看不見進步。我明白要走到國家隊的路還有十萬九千里,也有一萬個理由女兒會在中途停下來。她可能會有一天突然說不想打球,她可能會受傷,她可能會看見真正的高手而感到自己無力對抗,還有亞洲人的先天體質問題,凡此種種都會使她停步,會使夢想粉碎。
但做爸爸的我今天也有理由去開心和快樂,因為我和女兒都付出了許多。
雖然夢想隨時地會幻滅,所以我更珍惜這一刻,一刻可以發夢的時候。能夠看見女兒有成長,而做父母的能擁有幻想的機會,我深深感受到上帝的祝福。但願這夢能夠繼續發下去!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Forget the time, forget Happiness
前天半夜醒來,睡不著,原因是女兒不再想練習了。
事情是這樣的,上周六她打得不好,當天她在我提醒後也沒有去練習,那周日我又再提醒,但她也沒有練習,到了周一她仍然不願意去練習。每一次她沒有去練習,我都嘗試和她講道理,希望她不是由於我摧逼而去練習,但到了第二天,她又逃避了,她的理由是她忘記了,每次我提醒她的時候她便說一會去練,但結果都是落空的。
我看見女兒不斷向我說:“對不起”,但每次的承諾都是落空的。我的心痛了。結果我決定和她再溝通,我問她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是否不想打球了。但她的回答是她仍然想打球。我說我不想每天都提妳但卻每天都失望。我建議不如暫時停止家中的恆常訓練,雖然我的心是千萬個不想。但為了不使她討厭籃球,我情願她暫停。她同意了。
半夜醒來,我又想起這件事。到底我是否做錯了呢?在這個七歲的年紀我是否不應給予女兒太多的自由?我可以有其它方法使她繼續,為何我要選擇“自我放棄”?她年紀還小,當然不願意吃苦,我是給了她太多的自由了嗎?
我是否應該再次和她溝通,使她明白訓練的重要?讓她明白運動若不從少開始便會失去優勢?是否應當將好處和壞處都講明才讓她做決定?
還有就是她不願意練習是什麼原因? 是不是她希望我陪著她一起練?是不是我應該減少訓練量或改變訓練的形式?我還有許多改變可以嘗試,為什麼自己就會選擇建議停止訓練呢?
這許多的問題使我在半夜1時半到早上4時都睡不了。但我到最後決定和她再談一偏。
早上醒了起來,我沒有如常地叫醒女兒,她8:50要上學但她睡到8:20分。正常的情況是我會煮早餐並送她上學。但周三早上當她更衣後我便叫她不用吃早點自己上學吧,我沒有駕車送她,她聽了我送的話後沒有回應什麼,也沒有要求我送她,默默地拿了書包便出去了。
我的腦中想的是我希望她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要負。爸爸負責日常的起居飲食,而子女則要負責自己的學業和鍛練,如果不負自己的責任,那就沒有權利享用爸爸的服務。
早上我陪了弟弟去 playgroup,回來後我想到女兒的另一個問題是她沒有時間觀念,意思是她總會忘記時間,看見某些東西便會忘形地玩而忘了自己其它的責任。所以我叫弟弟自己玩車車,然後自己設計了兩個標語。
並將之貼在女兒的書桌上
女兒下午回家後看見兩張標語,她便將下面一張拿下來,因為她說她不喜歡 forget happiness。
然後我和她好好地談。我問她:爸爸可以一天不煮飯嗎?爸爸可以忘記自己的責任嗎?然後我告訴她每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要負。
當天晩上我提早煮好了意粉,並叫女兒做好她的“工作”,中文功課,完成後我便陪女兒和仔仔一起到花園打球,她就正常地練習,做了投籃的練習,並且做了最辛苦的50次來回運球。還要是沒有停的,一口起地完成,是從未試過的。時間是6分40秒。
最後我們三人一起洗澡,女兒說原來記得時間真的會來回快樂!
做爸爸的我也終於可以笑在心中。
事情是這樣的,上周六她打得不好,當天她在我提醒後也沒有去練習,那周日我又再提醒,但她也沒有練習,到了周一她仍然不願意去練習。每一次她沒有去練習,我都嘗試和她講道理,希望她不是由於我摧逼而去練習,但到了第二天,她又逃避了,她的理由是她忘記了,每次我提醒她的時候她便說一會去練,但結果都是落空的。
我看見女兒不斷向我說:“對不起”,但每次的承諾都是落空的。我的心痛了。結果我決定和她再溝通,我問她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是否不想打球了。但她的回答是她仍然想打球。我說我不想每天都提妳但卻每天都失望。我建議不如暫時停止家中的恆常訓練,雖然我的心是千萬個不想。但為了不使她討厭籃球,我情願她暫停。她同意了。
半夜醒來,我又想起這件事。到底我是否做錯了呢?在這個七歲的年紀我是否不應給予女兒太多的自由?我可以有其它方法使她繼續,為何我要選擇“自我放棄”?她年紀還小,當然不願意吃苦,我是給了她太多的自由了嗎?
我是否應該再次和她溝通,使她明白訓練的重要?讓她明白運動若不從少開始便會失去優勢?是否應當將好處和壞處都講明才讓她做決定?
還有就是她不願意練習是什麼原因? 是不是她希望我陪著她一起練?是不是我應該減少訓練量或改變訓練的形式?我還有許多改變可以嘗試,為什麼自己就會選擇建議停止訓練呢?
這許多的問題使我在半夜1時半到早上4時都睡不了。但我到最後決定和她再談一偏。
早上醒了起來,我沒有如常地叫醒女兒,她8:50要上學但她睡到8:20分。正常的情況是我會煮早餐並送她上學。但周三早上當她更衣後我便叫她不用吃早點自己上學吧,我沒有駕車送她,她聽了我送的話後沒有回應什麼,也沒有要求我送她,默默地拿了書包便出去了。
我的腦中想的是我希望她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要負。爸爸負責日常的起居飲食,而子女則要負責自己的學業和鍛練,如果不負自己的責任,那就沒有權利享用爸爸的服務。
早上我陪了弟弟去 playgroup,回來後我想到女兒的另一個問題是她沒有時間觀念,意思是她總會忘記時間,看見某些東西便會忘形地玩而忘了自己其它的責任。所以我叫弟弟自己玩車車,然後自己設計了兩個標語。
並將之貼在女兒的書桌上
女兒下午回家後看見兩張標語,她便將下面一張拿下來,因為她說她不喜歡 forget happiness。
然後我和她好好地談。我問她:爸爸可以一天不煮飯嗎?爸爸可以忘記自己的責任嗎?然後我告訴她每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要負。
當天晩上我提早煮好了意粉,並叫女兒做好她的“工作”,中文功課,完成後我便陪女兒和仔仔一起到花園打球,她就正常地練習,做了投籃的練習,並且做了最辛苦的50次來回運球。還要是沒有停的,一口起地完成,是從未試過的。時間是6分40秒。
最後我們三人一起洗澡,女兒說原來記得時間真的會來回快樂!
做爸爸的我也終於可以笑在心中。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Arrogance
Last week Lois had a really good game. What we parents expected this week is something similar, even not as good a game. However, what we see in front of our eyes is something below the par, no effort shown, a game that is totally crap in a coach's eye.
Every time when the other teams shoots, Lois stays at the perimeter looking forward to a pass. She never try to run into the restricted area and for a rebound. She is in an "audience mode" that she only use her eyes to defence. As a coach father, I tried to remind her by yelling to an extend that the other parents thinks that I am really disturbing them. The result is in vain. My daughter just didn't listen. She may have hustled like 5% more but most of the time she is in the "audience mode".
When we got back home I started the "interrogation". She denied her playing without effort. I asked the why and she just gave me "I am sorry." but didn't tell me the real reason. I thought may be she is panic during the game that have affected her performance. I tried to find an excuse for her but my natural coach instinct don't feel right. She was not doing what she should do or was doing last week even after I reminded her repeatedly.
What added to my anger was she was not willing to do the dribbling cycles that she did regularly. I asked her why and she told me it was cold outside. I never force her to do anything if she was not willing to do as I believe this doesn't help. Hence, she was playing badly during games and not doing the drills that she regularly did.
My disappointment and frustration escalated and I felt that my whole weekend was bad just because of my daughter's response. My faith in my daughter's ability and her virtues were all gone. I tried not to throw my temper to her by avoiding contact with my daughter. I gave her cold shoulder to her requests. I tried to forget and find excuses for her poor performance. I told myself things like, "She is still young and is 7 years old. Maybe girls at this age are like that?"
As a coach and a basketball player, I learnt that if you have a bad game you need more practice. I expected my daughter to be the same. It definitely is not her philosophy. I asked myself what have I done wrong?
I wake up this morning trying to tell myself just forget about it and maybe the next day my GOOD girl will be "BACK". However, when my daughter came to me I asked the same question again, "why you plays like that?"
I replayed the game video to her and asked her what she was thinking by standing in the perimeter whereas all others was doing defence and hustling for a defensive rebound. She said she didn't know why. I said if you didn't know why you keep running around the perimeter! You should have just stood still but you were running around the perimeter. I asked if she was there hoping someone would rebound the ball and pass to her so she can score.
She said, "Yes."
Eventually I understood why she didn't play as hard. It is because she thought she was good and she just needn't play as hard as others. This is arrogance.
Kids do not need to learn to become arrogant. There is something inside their brain that breeds arrogance.
This little gift was given by my girl.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進步
女兒上一次比賽的進步是我沒有預計到的,但今天我卻又看到女兒的一大進步。
女兒的投籃已經可以連續16球投入,但我兩天前再留心看她的投籃動作,發現她的左手是有幫助發力的,所以我立即告訴女兒要改善。
女兒聽到後說:“是嗎?” 當時她正希望今天可以突破連續入16球的紀錄,但由於我的“粗暴干預”,她要回覆到投籃的最基楚動作:單手投籃練習。
換轉是以往的她必然會很憤怒,因為她已經射得很準。然而她竟然沒有,只是順著我的意見去練習。(但當然仍然不專心,經常會玩下玩下。) 後來到晚上她竟然還寫了一段文字給我,多謝我教她正確的姿勢!
在重新練基本動作初時她很氣餒,因為單手控制不穩籃球 (我要求左手放在身後),但在一段時間後,她已經可以重新掌握單手投籃的動作,雖然入球率仍然不高,但總算能用單手投上籃框的高度。
在時間限制下,因為她定時要去洗澡,她要轉去練習運球,平常是50次的半場左右手運球,今天我放了兩張椅子,要她在椅子前做 cross over 再運球,也是做50次。我看見她由很別扭到開始純熟,我的心也有點震驚,震驚的不是她的 crossover 熟純了,而是她有保持一定的速度去做運球和cross over 。
我在設想若7歲的小朋友已懂得做純熟做 crossover,將來必然是會挺利害的。我自己要到做了教練後才學crossover ,過去根本沒有老師教我。所以無論如何,我的子女會比我更利害差不多已是必然的事。
在我訓練女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有一個心路歴程的改變。就是我在嘗試“從子女身上找出伊甸園。 ”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的某章節,作者說其實小孩子本身就是那失落了的伊甸園。只有我們學懂去和小孩溝通,明白他們,看見他們的喜樂,分享她們的童趣,我們才能回到伊甸園中,在生活中重新找到快樂。(作者是一位猶太拉比。)
好像今天我看見女兒在練習改動作的初時,雖然我不斷提醒,她仍然做出錯誤的動作,我的“成人”本性就想罵她,想糾正她,想挖苦她,想激發她,但今天我嘗試去忍耐,繼續去提醒她而沒有發惡,我感覺她比以往更留心和努力,結果她果然做到正確的動作。那時候我內心有的感觸是:女兒是比以往成長了,現在真的會 listen to instruction 。
已是成人的我,今天學懂的就是要“倒退”成為兒童,用童眼看世界,那樣世界都會美好一點。(有人統計過兒童一天笑的次數是400次,但成人只有15次。)
下面兩個女兒的短片,你覺得那個是正確動作呢?
(2)
女兒的投籃已經可以連續16球投入,但我兩天前再留心看她的投籃動作,發現她的左手是有幫助發力的,所以我立即告訴女兒要改善。
女兒聽到後說:“是嗎?” 當時她正希望今天可以突破連續入16球的紀錄,但由於我的“粗暴干預”,她要回覆到投籃的最基楚動作:單手投籃練習。
換轉是以往的她必然會很憤怒,因為她已經射得很準。然而她竟然沒有,只是順著我的意見去練習。(但當然仍然不專心,經常會玩下玩下。) 後來到晚上她竟然還寫了一段文字給我,多謝我教她正確的姿勢!
在重新練基本動作初時她很氣餒,因為單手控制不穩籃球 (我要求左手放在身後),但在一段時間後,她已經可以重新掌握單手投籃的動作,雖然入球率仍然不高,但總算能用單手投上籃框的高度。
在時間限制下,因為她定時要去洗澡,她要轉去練習運球,平常是50次的半場左右手運球,今天我放了兩張椅子,要她在椅子前做 cross over 再運球,也是做50次。我看見她由很別扭到開始純熟,我的心也有點震驚,震驚的不是她的 crossover 熟純了,而是她有保持一定的速度去做運球和cross over 。
我在設想若7歲的小朋友已懂得做純熟做 crossover,將來必然是會挺利害的。我自己要到做了教練後才學crossover ,過去根本沒有老師教我。所以無論如何,我的子女會比我更利害差不多已是必然的事。
在我訓練女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有一個心路歴程的改變。就是我在嘗試“從子女身上找出伊甸園。 ”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的某章節,作者說其實小孩子本身就是那失落了的伊甸園。只有我們學懂去和小孩溝通,明白他們,看見他們的喜樂,分享她們的童趣,我們才能回到伊甸園中,在生活中重新找到快樂。(作者是一位猶太拉比。)
好像今天我看見女兒在練習改動作的初時,雖然我不斷提醒,她仍然做出錯誤的動作,我的“成人”本性就想罵她,想糾正她,想挖苦她,想激發她,但今天我嘗試去忍耐,繼續去提醒她而沒有發惡,我感覺她比以往更留心和努力,結果她果然做到正確的動作。那時候我內心有的感觸是:女兒是比以往成長了,現在真的會 listen to instruction 。
已是成人的我,今天學懂的就是要“倒退”成為兒童,用童眼看世界,那樣世界都會美好一點。(有人統計過兒童一天笑的次數是400次,但成人只有15次。)
下面兩個女兒的短片,你覺得那個是正確動作呢?
(1)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快樂的爸爸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一些自己支持的人參加比賽,作為一位父親,今天我終於明白什麼是骨肉親情。今天看著女兒參加籃球比賽,對手也是強隊,比數也一直在兩分到四分以內,自己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每當女兒有進攻機會時就不禁為她緊張,身體雖然坐著但心臟卻好像在進行劇烈運動地快速跳動。籃球場上的一兩分鐘便可以有四五次的進攻和防守,心跳也隨著比賽的攻守而又上又落。
今天女兒在球場上的表現實在是使人則目,因為她不論在攻或守,全場都可以看見她的身形,她努力地快跑回防,快攻時又會看見她永遠是第一個在前場。除此以外,女兒還會傳球給在空位的隊友,制做助攻,防守、偷球、搶奪攻守籃板。所以我這個做爸的看見實在感到自豪。教練的評語是:"LOIS played super well!" 整場比賽在互有領先下,比數是14對10,我方勝出,女兒亦拿了4 分,一助攻,數個籃板球和偷截。還有不要忘記的是女兒今年只有7歲,她在同隊中和她能力相近的隊友都已8歲,而且她的球隊是A TEAM ,意思是八歲以下水平最高的一組。
坦白告訴大家,我的女兒並不是一開始就打得好的。
過去我曾經因為女兒打比賽時的表現而發怒,我在賽後試過向女兒“訓話”足足一小時,而且是在食店中,我甚致曾發悔氣說她不再去看她打比賽。媽媽也勸我不要對女兒要求太高,畢竟她才7歲。那時候她在比賽中是用眼而不是用手和用腳去防守的,籃板是看著球在自已身邊溜走也不會伸手去拿,又不懂何時運球,何時傳球,回防時又總是第四或第五人過中場線。我試過不少日子要對女兒“賽後訓話”,連我自己也因而變得不快樂,更傷害的是我彷彿搶走了她打籃球最重要的東西 ﹣﹣ 快樂。
在我檢討過自己後,我嘗試放下自己對女兒的“高要求”。我嘗試不再提醒她要訓練,不再為到她沒有認真訓練而動怒。然而我無論如何去調節,自己總會“不能自已”地又不知不覺地回到那種“地獄教練”的嚴苛中,所以在這方面我得“三省吾身”,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太高要求。然而我只能說我30﹪失敗,70﹪成功,我要慶幸和感恩的是今天她仍然喜歡打籃球,並沒有因我的過份要求而選擇放棄。
教小朋友打籃球真不簡單,原因是你無論有多少知識,小朋友不會因為你讀過100本書而會聽你的。小朋友喜歡的總是玩樂,嚴肅認真的訓練無論如何不是她們的“cake"。所以我只能透過“陪伴”她、和她玩,又或以交換條件方式使她繼續練習。但無論如何,我戰戰兢兢地努力,女兒到現在仍然保持訓練,可以說差不多沒有間斷過。現在女兒最高紀錄是在七公尺的距離連入13球,連入10球已不是太難。坦白說,我女兒已是我見到過和訓練過的小學球員中最好的了。
所以今天女兒打得好,主要是由於女兒自己的努力。
然而世界並不全都是快樂的小朋友和父母。我的女兒有一位朋友也同樣入了這隊 A team,大家是隊友,然而她的表現卻沒有因為隊友強了而變得更強,反而有點倒退。她的媽媽是職業女性,爸爸也要兼職工作,所以並沒有太多時間教女兒打球,(當然也不是籃球教練)女兒沒有進步是可理解,但她的女兒卻連過去在場上認真防守,積極和努力的良好態度都也欠奉。她媽媽看見我女兒表現甚佳,自己女兒卻每況愈下,我相信內心的滋味絕對不好受。
在這個時候,我會更感到自己能夠在家照顧小朋友的珍貴,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女兒的“黑夜運球”
很久沒有寫了,原因是有兩個子女太忙,內心沒有空間。
女兒的籃球路有起有跌,有最盛的時期每天都要練習到現在的不叫就不會去打球,小朋友的成長真是難以捉摸,所以訓練小朋友真的“談何容易”。
然而,我的女兒在我的“威迫利誘”下,她仍然能夠堅持一天練拍球,一天做burpee 的基礎訓練,所以在二月二日的假期比賽,她表現了異常的進步。她的進步並不是在入球或技術上的改善,而是她的跑動能力明顯改善。
過去她在比賽中的移動速度往往只屬於中間,但在當天的比賽中她僅次於全隊最高最快的球員。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展現出的“無處不在”,不斷去追和跑。過去她防守時很多都跟在人後,又或不去追,又或追不上,但這場比賽她卻能夠後發先至,雖未至於令人側目,但卻明顯比以往快和有力氣,最不能相信的是她的力氣竟可以做到“比賽所有時間內都奔跑”。當天她還入了兩球,雖然最終球隊輸了兩分,但卻展現出極大的進步。
作為爸爸,我的確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她的移動能力已經基本建立。我相信現在餘下的是她能否更上一層樓。
人生都會有上有落,由於我要求她的東西只是訓練基礎移動和身體質素,所以在獲得她同意的訓練時間表內,她在不大情願的狀況仍然能夠完成。而且完成的質素不差,我深深相信她已經能夠 impress 其它教練。在當天完場後教練也告訴我女兒進步很多,另一位家長也說她打得很好。
作為爸爸教練,我的學習是要容許一個球員有上有落。我當然很希望女兒能夠學多一種技術,當然希望她能夠練多一些,但若我沒有看和了解一位七歲女童的世界,強而為之也只有反效果。
我現在抱的心態是嘗試給女兒一個基本的運動能力,長大後她要不要繼續,其實就是她自己的決擇了,做爸的也不能強迫,也無可能強迫。
切記的是:關係第一,打波第二。
女兒的籃球路有起有跌,有最盛的時期每天都要練習到現在的不叫就不會去打球,小朋友的成長真是難以捉摸,所以訓練小朋友真的“談何容易”。
然而,我的女兒在我的“威迫利誘”下,她仍然能夠堅持一天練拍球,一天做burpee 的基礎訓練,所以在二月二日的假期比賽,她表現了異常的進步。她的進步並不是在入球或技術上的改善,而是她的跑動能力明顯改善。
過去她在比賽中的移動速度往往只屬於中間,但在當天的比賽中她僅次於全隊最高最快的球員。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展現出的“無處不在”,不斷去追和跑。過去她防守時很多都跟在人後,又或不去追,又或追不上,但這場比賽她卻能夠後發先至,雖未至於令人側目,但卻明顯比以往快和有力氣,最不能相信的是她的力氣竟可以做到“比賽所有時間內都奔跑”。當天她還入了兩球,雖然最終球隊輸了兩分,但卻展現出極大的進步。
作為爸爸,我的確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她的移動能力已經基本建立。我相信現在餘下的是她能否更上一層樓。
人生都會有上有落,由於我要求她的東西只是訓練基礎移動和身體質素,所以在獲得她同意的訓練時間表內,她在不大情願的狀況仍然能夠完成。而且完成的質素不差,我深深相信她已經能夠 impress 其它教練。在當天完場後教練也告訴我女兒進步很多,另一位家長也說她打得很好。
作為爸爸教練,我的學習是要容許一個球員有上有落。我當然很希望女兒能夠學多一種技術,當然希望她能夠練多一些,但若我沒有看和了解一位七歲女童的世界,強而為之也只有反效果。
我現在抱的心態是嘗試給女兒一個基本的運動能力,長大後她要不要繼續,其實就是她自己的決擇了,做爸的也不能強迫,也無可能強迫。
切記的是:關係第一,打波第二。
(這是女兒忘了要練習,晚上被我叫去練習的“黑夜運球”,那時候她的面當要是:“黑面”!)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不能明白 vs 不去明白
我教女兒打籃球,其實一直很容易“扯火”,所以有些人說情願讓自己的子女給其它人教,也好過自己親自教。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細心去想,到底自己教和別人教的分別在什麼呢?為什麼別人能教,自己卻不能教呢?是個必然的真理嗎?
我最近教女兒做運球練習,我要求她做的動作和大人的無異,當她感到困難的時候,我會給她就做示範,告訴她這個動作是很難的,她做不到不出奇,但只要慢慢練就會好。
小朋友的耐性和專注力都不長,所以當女兒想慢下來,“之之左左”,我心中又會想“扯火”。我突然想起最近看過的一個短片,是我在瀏覽籃球網站中發現的。片中的教練在教一些成人做教練,他說小朋友要投籃,就像大人用一個“藥球”(medicine ball) ,一個9磅的重球去投籃。
片中的教練給那些未來教練每人一個重球,然後讓他們射波。那時候這些大人的表現,就像我的女兒,就像小朋友了在學投籃一樣,很不規範,因為是實在太難了。要用一個9磅重的球射到3米高的籃框,根本就是個mission impossible.
從這個短片中我更能體會和明白小朋友的所面對的困難,也因此對女兒有更多的一份體諒。也因為如此,我能夠更好地和女兒溝通,理解她面對的困難,也更好地教導女兒打籃球。
今天我問她為什麼練習時經常會停下來,她的回答是她在想。也許以前我便會毫不思索地認為女兒是因為怕辛苦而在偷懶。現在我則會欣賞女兒懂得停下來思考。
有時候做爸爸或做教練都而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去明白孩子,還是不能明白孩子。我的角度認為,教不到孩子多出於自己不去明白孩子,而不能明白孩子乃出現自己的盲點。例如經常用成人的視角去審視孩子的表現,或與其它孩子比較。
其實能教得好與教不好,重點在與了解自己和了解孩子。若成人能做到童眼看世界,明白自己的有限,相信就算不能教出水平高的學生,也起碼不會像我“扯火”。
若能明白孩子,就更有可能教會孩子,這就是真理。
我最近教女兒做運球練習,我要求她做的動作和大人的無異,當她感到困難的時候,我會給她就做示範,告訴她這個動作是很難的,她做不到不出奇,但只要慢慢練就會好。
小朋友的耐性和專注力都不長,所以當女兒想慢下來,“之之左左”,我心中又會想“扯火”。我突然想起最近看過的一個短片,是我在瀏覽籃球網站中發現的。片中的教練在教一些成人做教練,他說小朋友要投籃,就像大人用一個“藥球”(medicine ball) ,一個9磅的重球去投籃。
片中的教練給那些未來教練每人一個重球,然後讓他們射波。那時候這些大人的表現,就像我的女兒,就像小朋友了在學投籃一樣,很不規範,因為是實在太難了。要用一個9磅重的球射到3米高的籃框,根本就是個mission impossible.
從這個短片中我更能體會和明白小朋友的所面對的困難,也因此對女兒有更多的一份體諒。也因為如此,我能夠更好地和女兒溝通,理解她面對的困難,也更好地教導女兒打籃球。
今天我問她為什麼練習時經常會停下來,她的回答是她在想。也許以前我便會毫不思索地認為女兒是因為怕辛苦而在偷懶。現在我則會欣賞女兒懂得停下來思考。
有時候做爸爸或做教練都而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去明白孩子,還是不能明白孩子。我的角度認為,教不到孩子多出於自己不去明白孩子,而不能明白孩子乃出現自己的盲點。例如經常用成人的視角去審視孩子的表現,或與其它孩子比較。
其實能教得好與教不好,重點在與了解自己和了解孩子。若成人能做到童眼看世界,明白自己的有限,相信就算不能教出水平高的學生,也起碼不會像我“扯火”。
若能明白孩子,就更有可能教會孩子,這就是真理。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爸爸的有限
我看過幾位籃球名人的自傳,當中包括 Magic Johnson, Larry Bird, Kobe Bryant, Dade Wade, Jeremy Lin, Yao Ming等等,而現在則在看 Leborn James 的自傳。
在我看這些自傳的時候,我可以嘗試找到他們的成功“秘方”,還可以豐富自己作為一位教練的知識。除此以外,我也可以更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兒女到底有多少“潛質”,和這些巨星相比,有多大的距離,好讓我可以更適當地對子女有較合理客觀的“期望”。
在這些自傳中,我看到不約而同的是這些人都在很年輕時已經被人發現自己的潛質。好像 Bird, 他第一次接觸籃球時便已經能夠使傍人嚇呆,那時候別人還以為他是籃球隊中的主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天份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其中一個必然的要素。
除此以外,後天的努力就是他們的共通點。每一位球星,沒有一位是喜愛偷懶的人。 Bird 就算受了傷打了石膏,還是堅持扶著拐杖繼續練投籃,直到一天石膏都被弄碎了。努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種共通點是他們對籃球的熱誠和熱愛。他們會日以繼夜地去練習,為了的是使自己的技術能夠提升。好像 Magic Johnson,他就連上街買東西也是拍著球的,睡時也是抱著籃球。而他們的這份熱誠,並不是誰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的渴望和追求。
作為一位父親,我能夠做的只是在他們年幼時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習慣,使他們有基本的運動能力。但我不能夠使他們勤力,也不能夠給他們更多的“天份”,最困難的是我沒有法子給他們心中一團火;他們喜歡籃球與否,那份熱誠有多少,實在不能“控制”。
有時候做爸的我也很喜歡大自然,在香港成長的我在幼時很喜歡看動物紀錄片。我記得當我看見那些人可以在海洋中去研究鯨魚和其他生物,我心中就很仰慕,曾經也想過做個動物學家,可以在大海中潛泳,和動物一起生活。然而這些夢想都和現實環境並不協調,所以我只曾經想過,但卻從未實行。我也曾經做過一個超認真的教徒,幻想過做個牧師,去讀神學並且在教會中教導年青人,但在認識教會後,我明白教會中的工,多數是聽命於人多於上帝。
當我回想自己的興趣和人生,我感到自己的興趣不能用羅輯去解釋,許多時候是時間、機會和環境的偶合而產生。今天我的女兒成長的環境和我昔日的不盡相同,我能夠給他們較大的“影響”,其實也只有這幾年。所以我也沒有什麼信心,我兒女一定會喜歡籃球,可以產生足夠的熱誠。而在訓練子女籃球的同時,我更明白到自己的限制,明白到子女竹自己的將來,做爸爸的絕對不能強求。
每次我在看現時NBA的籃球比賽時,我均能看見許多天份很高很高的球員。我無法幻想自己的子女有能力可以“打敗”這些人。我自己對兒女打籃球成為職業的希望也漸漸淡去。
在明白”現實“後,我現在能夠更適切地訓練我的女兒,因為我不再會過份著重她的”成績”,反而將自己和女兒的關係放在第一位。相信這樣我更能成為一個女兒喜歡的爸爸,而簡接地讓子女對籃球的熱誠更好地延續下去。而我求的也只是子女能夠更明白我,我也能夠透過籃球和他們有更良好的溝通。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