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不能明白 vs 不去明白

我教女兒打籃球,其實一直很容易“扯火”,所以有些人說情願讓自己的子女給其它人教,也好過自己親自教。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細心去想,到底自己教和別人教的分別在什麼呢?為什麼別人能教,自己卻不能教呢?是個必然的真理嗎?

我最近教女兒做運球練習,我要求她做的動作和大人的無異,當她感到困難的時候,我會給她就做示範,告訴她這個動作是很難的,她做不到不出奇,但只要慢慢練就會好。

小朋友的耐性和專注力都不長,所以當女兒想慢下來,“之之左左”,我心中又會想“扯火”。我突然想起最近看過的一個短片,是我在瀏覽籃球網站中發現的。片中的教練在教一些成人做教練,他說小朋友要投籃,就像大人用一個“藥球”(medicine ball) ,一個9磅的重球去投籃。



片中的教練給那些未來教練每人一個重球,然後讓他們射波。那時候這些大人的表現,就像我的女兒,就像小朋友了在學投籃一樣,很不規範,因為是實在太難了。要用一個9磅重的球射到3米高的籃框,根本就是個mission impossible.

從這個短片中我更能體會和明白小朋友的所面對的困難,也因此對女兒有更多的一份體諒。也因為如此,我能夠更好地和女兒溝通,理解她面對的困難,也更好地教導女兒打籃球。

今天我問她為什麼練習時經常會停下來,她的回答是她在想。也許以前我便會毫不思索地認為女兒是因為怕辛苦而在偷懶。現在我則會欣賞女兒懂得停下來思考。

有時候做爸爸或做教練都而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去明白孩子,還是不能明白孩子。我的角度認為,教不到孩子多出於自己不去明白孩子,而不能明白孩子乃出現自己的盲點。例如經常用成人的視角去審視孩子的表現,或與其它孩子比較。

其實能教得好與教不好,重點在與了解自己和了解孩子。若成人能做到童眼看世界,明白自己的有限,相信就算不能教出水平高的學生,也起碼不會像我“扯火”。

若能明白孩子,就更有可能教會孩子,這就是真理。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爸爸的有限

我看過幾位籃球名人的自傳,當中包括 Magic Johnson, Larry Bird, Kobe Bryant, Dade Wade, Jeremy Lin, Yao Ming等等,而現在則在看 Leborn James 的自傳。

在我看這些自傳的時候,我可以嘗試找到他們的成功“秘方”,還可以豐富自己作為一位教練的知識。除此以外,我也可以更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兒女到底有多少“潛質”,和這些巨星相比,有多大的距離,好讓我可以更適當地對子女有較合理客觀的“期望”。

在這些自傳中,我看到不約而同的是這些人都在很年輕時已經被人發現自己的潛質。好像 Bird, 他第一次接觸籃球時便已經能夠使傍人嚇呆,那時候別人還以為他是籃球隊中的主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天份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其中一個必然的要素。

除此以外,後天的努力就是他們的共通點。每一位球星,沒有一位是喜愛偷懶的人。 Bird 就算受了傷打了石膏,還是堅持扶著拐杖繼續練投籃,直到一天石膏都被弄碎了。努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種共通點是他們對籃球的熱誠和熱愛。他們會日以繼夜地去練習,為了的是使自己的技術能夠提升。好像 Magic Johnson,他就連上街買東西也是拍著球的,睡時也是抱著籃球。而他們的這份熱誠,並不是誰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的渴望和追求。

作為一位父親,我能夠做的只是在他們年幼時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習慣,使他們有基本的運動能力。但我不能夠使他們勤力,也不能夠給他們更多的“天份”,最困難的是我沒有法子給他們心中一團火;他們喜歡籃球與否,那份熱誠有多少,實在不能“控制”。

有時候做爸的我也很喜歡大自然,在香港成長的我在幼時很喜歡看動物紀錄片。我記得當我看見那些人可以在海洋中去研究鯨魚和其他生物,我心中就很仰慕,曾經也想過做個動物學家,可以在大海中潛泳,和動物一起生活。然而這些夢想都和現實環境並不協調,所以我只曾經想過,但卻從未實行。我也曾經做過一個超認真的教徒,幻想過做個牧師,去讀神學並且在教會中教導年青人,但在認識教會後,我明白教會中的工,多數是聽命於人多於上帝。

當我回想自己的興趣和人生,我感到自己的興趣不能用羅輯去解釋,許多時候是時間、機會和環境的偶合而產生。今天我的女兒成長的環境和我昔日的不盡相同,我能夠給他們較大的“影響”,其實也只有這幾年。所以我也沒有什麼信心,我兒女一定會喜歡籃球,可以產生足夠的熱誠。而在訓練子女籃球的同時,我更明白到自己的限制,明白到子女竹自己的將來,做爸爸的絕對不能強求。

每次我在看現時NBA的籃球比賽時,我均能看見許多天份很高很高的球員。我無法幻想自己的子女有能力可以“打敗”這些人。我自己對兒女打籃球成為職業的希望也漸漸淡去。

在明白”現實“後,我現在能夠更適切地訓練我的女兒,因為我不再會過份著重她的”成績”,反而將自己和女兒的關係放在第一位。相信這樣我更能成為一個女兒喜歡的爸爸,而簡接地讓子女對籃球的熱誠更好地延續下去。而我求的也只是子女能夠更明白我,我也能夠透過籃球和他們有更良好的溝通。